教师线上教学专题报道三 老中青三代教师,同平台线上教学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0-03-17浏览次数:95

3月9日-3月13日,是南洋学院线上教学开展的第三周。教师们从摩拳擦掌到优化升级,再到稳中求新。“云”端课堂犹如一亩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“试验田”,老中青三代教师,同平台线上教学,只为全力提高教学效果。

老教师:攻坚考验,引领示范

何卫华副校长:

本学期,何副校长在百忙中承担《三创教育》的教学任务,和其它年轻老师一样开展直播教学,亲自为全校教师做示范:开课前,何副校长做足准备工作,提前上传课程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。每当上课前,他都会早早守在电脑面前,打开授课界面等候同学们的到来。授课过程中,何副校长总会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创意、创新、创业故事,鼓舞学生要在学校里学好知识、打好基础,不惧困难、勇往直前,事事有创意、人人善创新、势时可创业。学生听得津津有味,积极在直播室互动、讨论,课堂十分活跃。临近下课时,何校长总会鼓励学生在留言板写下本节课的感悟和疑惑,希望看到学生的真实反馈,还不停叮嘱下课后要多多复习和巩固知识。何副校长秉承教书育人的信念,精益求精,也正是这样用心的“云课堂”诠释南洋天天向上的精神。

 

 


何卫华副校长直播授课《三创教育》


外国语与旅游学院曹小平老师:

曹老师刚从广州地铁总公司运营事业部退体的高工,现任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教师。经历前3周的线上教学,从他内心说出了真实的感受:第一,不畏艰难,勇敢克服。电脑操作不是我的强项,但只要耐心打磨,能攻克难关,就这样一次又一次选装和比对教学平台,一次又一次调试准备,最后选用钉钉直播授课,教学效果还不错。第二,做好学情分析,据了解授课班级的学生大多没有接受过高铁或地铁的安全课程,有些甚至不以所然。我通过举例分析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不按规程操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,以及战“疫”期间在高铁和地铁上发生的违法乱纪行为的事例,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认知《铁路运输安全管理》课程意义所在。第三,作业在精不在多。布置作业是为了解学生的消化和理解程度,为此作业不宜过多,应抓住课程重点内容。我们在批改作业时对问题要大胆指出,不要保留和偏袒,给予适当奖励以期下次做更好。相比其他年轻教师,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愿我们共同努力,共守疫中教育

中年教师:以学生为中心,积极探索

经济管理学院邱晓慧老师:

    邱老师是工商管理专业教师,在参与以学生中心的SCL教学创新培训之后,她积极尝试将其运用于线上教学,她认为相比于传统线下教学,线上教学很难一目了然地观测到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学习状态,教师主导模式显然走不通于是邱老师有了新思考:如果按照线下教学的思路去设计线上课程和教学,教学效果是否大打折扣?在学生自律性低的情况下,教师应该如何教,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?线上教学将线下教学的进度安排进行高密度压缩,这对教师有了更高要求,我们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,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关心学生学习的全过程,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设计,重构教学逻辑,改变教学顺序和流程。本学期邱老师所授的其中一门课程《供应链管理》,主要采用“学习通+腾讯课堂”的教学方式,利用学习通示范包资源建课,课前设计学习任务,任务和问题驱动,以学生和资源的互动为主线,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录屏。课中在腾讯课堂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,抛出案例、视频、思考题,组织学生在讨论区语音发言和讨论,并与学生及时反馈问题和分析分享。她发现经过三周的线上教学,学生逐渐变得想要主动学习了,这正是她最欣慰的。


《供应链管理》课程中学生反馈意见



外国语与旅游学院黄君老师:

《学前英语口语2》是一门实践课程,需要频繁与学生进行对话操练,黄老师在意识到线上教学难以高效开展分组操练之后采用钉钉直播+视频会议+云班课资源库”的教学方式,把课堂教学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。通过钉钉直播讲解知识点,结合录播视频深入理解幼儿园英语教师的特点和教学方法,设计与学生互动和问答环节,让学生分析真实案例,谈论“如何做一名幼儿英语教师”观点。另外,实践操作部分黄老师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混合式教学,线上用钉钉视频会议,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轮流练习口语,口语练习儿歌说唱和热点讨论为主。还适当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比如朗诵与疫情相关的诗歌,宣扬爱国主义精神。线下作业形式丰富,包括个人实践任务和小组实践任务作业评价实行学生。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会统计互动较好的学生名单并提出表扬,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学前英语口语2》通过分组视频会议进行口语操练


青年教师:一泓清泉,涌入试验田

建筑工程学院谢婷婷老师:

在与各类软件平台磨合了两周之后,谢老师表示她和学生都已适应线上教学。分享了几种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:第一,严格考勤,并在课中不定时抽查考勤,避免学生上课挂机的情况;第二,加强互动,在学生没法掌握老师点名提问规律的情况下,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;第三,多表扬多加分多提醒,这是我觉得最重要且效果明显的一个做法,给积极的学生加分和表扬,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,多提醒是让学生知道,前期因表现不好扣了分没关系,可以通过接下来更好的表现来加分。本学期谢老师所授的其中一门课程《PKPM结构设计》是软件技能课,在了解到许多学生的电脑配置不高,甚至部分学生没有电脑的情况后,她及时做出教学调整,采用“腾讯会议直播+ev录播+学习通”方式。每次课3课时的安排如下:第1节课,通过摄像头+实名制的方式考勤(包括本次课中不定时的提问和互动,尽可能杜绝学生挂机的现象),简单复习前两周的内容,进行互动提问,导入新课。第2节课,新课讲解,主要通过共享材料+讲解+小黑板画图、标重点等方式,在讲课过程中还会穿插2-3次的提问。第3节课,继续新课内容+总结本次课内容+互动提问。


人文社科学院蔡聪彬老师:

如此特殊的体育游戏》课程该如何开展线上教学?教什么?怎么教?这是开课前蔡老师时常在脑海中出现的疑虑和苦恼。经过集体教研的系统讨论和充分准备,决定开展以“健体魄,亮青春,共抗疫”为主题的体育游戏课。我与陈怀飞老师在学习通平台上共同建课,搭建理论知识框架,并自发录制一些适合居家锻炼且能强身健体的视频,生动地给学生示范动作。蔡老师发现线上教学很难有效把控学生的上课状态,为此他在如何调动学生锻炼积极性上绞尽脑汁,采取课前预热、游戏互动、运动打卡等多样化形式,加入“猜谜游戏”“看图猜成语”“听歌猜歌名”等小游戏,这样学生能够动起来了。课下,还会针对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做针对性指导,学生意识到强身健体的重要性。



《体育游戏》课程录制的居家锻炼视频截图